时间:2022-09-11 14:24:04 | 浏览:609
三明市通过4年的“城市双修”项目建设,
城市更加宜居宜业。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
全国“城市双修”试点城市总结
暨争创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动员会,
记者从会上获悉,
开展全国“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建设以来,
我市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项目
共93个、总投资63.94亿元。
三明北部新城
作为典型的“两山夹一水”山地型城市,自2017年列入全国第三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建设以来,我市围绕打造“现代山水名城”目标,持续推进“城市双修”工作,深化城市“五难”治理,创新推行“山水气同治同修”“山水城融合”等一批特色做法,为山地型城市建设探索了一条内涵式发展新路径。
全国试点4年后,项目总体实施“成效显著”。
山体更安全,对市区所有地灾隐患和水土流失点进行全面专业排查,对查明的隐患点百分百全覆盖整治,累计完成78处地灾隐患点整治,修复面积达13万平方米,消除安全隐患威胁人口约1.5万人。
水体更洁净,开展市区河流、水系综合整治,完成一批雨污水管网改造、城市供水水质提升等项目,沙溪流域市区段水质持续改善,沙溪斑竹溪(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水质状况为“优”,我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全省第一。
大气更清新,重点推进三钢大气污染治理,完成了三钢大气污染治理5项工程和超低排放改造,实现市区渣土和散装运料车100%密闭运输,2018年至2020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9.7%、99.5%、100%,始终保持全省前三。
绿色三钢
绿化更亲民,实施贵溪洋生态湿地公园、沙溪十里文化景观提升、四贤文化廊等项目,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27平方米,市区绿道连接线完成改造提升,让居民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能到达绿道,为居民提供更多的绿色生态游憩场所。
教育更均衡,实施新建改造幼儿园、小学、中学24所,新增12000个以上学位,有效缓解市区“上学难”问题。
市区教育补短板暖民心
医养更惠民,新建中西医结合医院医技病房综合楼、三明市第一医院生态新城分院等项目,新增800张医用床位、4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不断提升医疗和康养水平。
健身更便民,累计完成沙溪两岸22.6公里自行车道建设,投入使用2800辆公共自行车,建成24个综合健身场地,大力普及全民健身行动。
沙溪两岸自行车道
交通更便利,实施5个新改扩建道路工程,推动列东步行桥、徐碧铁路桥建设,优化城区交通路网结构,建成区路网密度达到8.4公里/平方公里,位居全省前列,市区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32.4%。
六路商圈天桥
小区更舒心,市区累计完成36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2.3万户,面积约163.6万㎡,完成约24.3万平方米的市区立面改造、32个住宅小区的411盏路灯提升改造,中心城区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市民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设施更完善,实施麒麟山栈道、智慧停车等项目,建成沙溪河两岸26个老年儿童微游乐园,推进住宅加装电梯等民生事宜,全力建设全龄友好城市。
利用闲置资源打造儿童微乐园
公厕更文明,大力实施“厕所革命”,全面提升厕所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建设新改建公厕101座,通过网络投票评选的“工业风格”厕所建筑深受市民好评。
中规院出具《关于三明市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终期评估意见》指出:
三明市通过4年的“城市双修”项目建设,推进完成一批有实效、有影响、可示范的重点项目,突出反映城市发展阶段性特点和自身资源禀赋特色,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城市双修”项目总体实施“成效显著”,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水体岸线自然化率、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供水管网长度、自来水普及率等12个指标超过国家、地方规划或规划目标值。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曾凤清 图:曹建平、高忠锐、郑玉林、范乐凯、吴佳霖等)
新媒体编辑:张锡帅
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 三明医改在前行人民日报2021-07-11 22:51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西部山区,经济总量和地方财政收入在福建省排名均靠后。作为昔日的重工业城市,三明市退休人员比重较高。医改前,药品和耗材价格虚高,
2016年2月27日,央视一套《今日说法》栏目播出了一期“一张卖身契”的节目,节目播放至11分30秒左右,出现了一个天大的乌龙事件,原本属于福建省行政管辖的三明市莫名其妙被划归到了江西省。三明人不禁要问,三明到底是哪个省的?三明是哪个省的?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麻城因这句旅游宣传口号而闻名天下,享有“杜鹃花城”的美誉。这里还是奋进的红土地,跨越发展的新热土。杜鹃映红四月天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特的区位、丰富的资源,赋予这座千年古邑独特的魅力;红色、绿色、古色交相辉映,描
最美家乡大赛 魅力湖北大赏 江河湖北【全省唯一!咸宁入围全国20强 】4月20日,生态环境部公布2021年1-3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其中,咸宁市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位居第13位,是全省唯一入选“20个空气质量相对较好城市”的地级市。今年
三门峡 [sān mén xiá]三门峡,河南省地级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黄河南金三角地区,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干旱气候;总面积10496平方千米,辖2个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河南日报记者 王小萍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我省202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作为河南的西大门,三门峡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争取更主动的发展呢?1月8日,记者采访了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过去的一年,三门峡坚持
小区不仅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委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小区治理水平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关系居民幸福指数。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基层治理工作的有关要求,认真落实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永莲 潍坊报道5月28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山东会堂隆重开幕。省党代会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五年我省取得的发展成就,科学描绘了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宏伟蓝图。作为山东省头部四市,潍坊近几年来的表现十分亮眼,经
来源:本溪日报-本溪网今年以来,邢台市襄都区把发展城市经济综合体作为破解土地瓶颈、促进产业聚集、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牢牢把握“推动中心城市成长”这一布局,着力构建“3444”产业新体系,加快城市经济综合体建设,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城
河南商报记者 闫梦园左拥沁波,右襟丹水,数千年来,晋城借助河流山川,控扼晋豫咽喉,俯视千里中原。近些年,晋城市以不俗的经济发展成绩和亮眼的城市建设成果,独秀于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北部。丹河新城,是晋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是晋城市与中原城市群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