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0 17:10:37 | 浏览:501
△“五比五晒”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竞赛活动宣传片
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旋律声声回荡,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激情澎湃。
初夏时节,行走三元区各大项目工地,到处呈现出百舸争流、热火朝天的发展场景:工地上,工程车辆轰鸣作响,工人挥汗如雨;车间内,机器焊接火星飞溅,安装工作有条不紊。这些产业项目,释放着催人奋进的蓬勃力量,为经济社会注入源源不绝的活力。
今年一季度,三元区深化“五比五晒”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延续了去年良好势头,顺利实现良好开局,“五比五晒”考评位居全市第二,各项主要指标位居全市前列。三元区正保持着全速奔跑的“热度”和“速度”,展现出崭新魅力和勃勃生机。
△三明市毅君机械铸造有限公司引进日本进口的数控车床投入运行。
01
以龙头企业为引领,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一直以来,三元区工业基础厚、底子足,是三明这个老工业基地的老工业基地,理所应当要在推进老工业基地“老树发新枝”中走在前列。
百亿工业企业培育正是三元区发展步入新时代、工业经济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的一次与时俱进的尝试与实践。
我们看到,福建三化元福新材料、厦钨新能源、省一建等一批“百亿龙头企业”在三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发挥龙头企业核心技术强、引领辐射作用大的优势,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引领项目提质上档升级。
6月20日,位于三明经济开发区吉口产业园的福建三化元福新材料项目建设工地上,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投资2亿元,新建5万吨/年电子级氟化氢项目的土建工程已经完成过半,配电室、控制室正在进行外墙砌体,反应炉等大型设备正待安装。
“项目计划今年10月试生产,使三化从原有单一的化工行业,成功转型为涉及冶金、化工跨行业的生产经营,步入崭新的发展新时代。”项目组工作人员郑永椒说。
2018年,是三化建厂60周年的甲子之年,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浴火重生之年,三化借融入三钢集团生产工序链的契机,发挥好三明市萤石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开发氟化工产品,对接三明市“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产业链配套、国内先进的中国海西新兴氟产业基地和研发基地”的总体战略要求,成为全区,甚至全市百亿龙头企业的佼佼者。
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正处于上规模、增动能、提质效的关键时期,发挥好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至关重要。三元区研究出台“一企一策”,实行市区联动、政企互动,推动龙头企业改造升级、持续做大做优做强,进一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大区。
“车间内每条生产线都开足了马力,满负荷生产。我们的最终服务对象包括华为、小米、OPPO等国内外知名手机厂商,市面上每十部手机里,大概有五、六部都使用我们的产品。”三明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胡传敏说。
大项目是经济增速的“压舱石”,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三明厦钨新能源材料已形成年产17000吨锂离子正极材料生产能力,正在规划建设四期年产10000吨正级材料生产线,力争助力厦钨新能源打造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知名企业,争做三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今后,我们将加快建设一批新的龙头项目,以龙头促集聚,全力推动美国AMG铝业晶粒细化剂等28个在谈项目落地,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三元区重点办主任翁海英说。
物换星移,不忘初心谋发展;岁月如歌,率先发展谱华章。三元区以大项目为龙头,大中小企业齐步走,有力推动了经济增速,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三明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一隅。(杨炳昆摄)
02
以创新驱动为突破,
为高质量发展激发活力
当前,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快速发展和空间加速分化趋势明显,能否抓住这一轮技术创新机遇,形成地方根植性强的新兴产业群,对于培育未来新的消费市场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极极其关键。
三元区委区政府清醒意识到了这一点,依托萤石、稀土、石墨、钨等优势矿产资源,推动优势资源与新技术、新市场结合,让产业拓展延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引领经济增长、供给升级、企业转型、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6月21日,记者走访黄砂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在这片创业热土上,时刻都能感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脉动。
主体厂房已经封顶、配套设施正在完善、设备进入安装阶段……三明金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二期的年产510吨五氟化碘项目正在快马加鞭建设。
金氟化工是专业从事氟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主要产品以出口销售为主、内销为辅,主要出口到美国、巴西、日本、印度、欧盟等国家或地区。
“我们在原年产20000吨氟钛酸钾、氟硼酸钾及新型焊剂氟铝酸铯等精细氟盐项目基础上,决定扩建年产510吨五氟化碘项目,这将充分发挥三明市氟化工产业优势,延伸下游氟产业链,提升三明市在含氟化学品领域的制造水平、附加值和对氟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企业总工程师张蒙告诉记者。
这只是三元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立足交通优势,加快融合发展制造业、物流业,通过园区“筑巢引凤”的作用,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持续发展、转型发展注入了活力与动力。
“推进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改变产业‘散、弱、小’的现状,是提升工业发展水平、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三元区重点办主任翁海英说。
美国百年企业AMG集团正是看中了该区的氟产业发展,拟在这里设生产基地。目前集团高层已经到三元区进行现场踏勘,举行座谈交流,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AMG集团是一家引领关键材料变革的公司,其中AMG铝业是世界领先的铝合金和精炼颗粒的提供者,生产所需原料为氟钛酸钾、氟硼酸钾等,皆为目前金氟化工一期项目的主要产品,这将与金氟化工形成上下游产业,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更好更快地打开国际市场,助力三元区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园区是承载产业的平台,是高质量打造产业集群的“法宝”。在黄砂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的一隅,福建三农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含氟新材料及配套中间体建设项目”已于2018年8月建成投产,项目总投资4.6亿元,建成R22、TFE、高品质聚四氟乙烯系列产品、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FA)、氯化钙等装置,能较好地实现氟资源产业化,是贯穿我省氟硅产业链条中的关键节点,对我市萤石资源产业化和上下游产业的延伸与发展起到核心的支撑作用,预计总产值达20亿元。
风劲潮涌正当时,砥砺奋进又一程。三元区新兴产业发展蹄疾步稳,将氟化工和新材料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新旧动能转换提质增效,为加快市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福建三化元福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年产5万吨电子级氟化氢项目建设现场。 (杨炳昆摄)
03
以优化服务为抓手,
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营商环境建设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
在三元区,各级部门当好企业发展的“店小二”,主动靠前服务,为企业发展打造更加安心、放心、舒心的营商环境,助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去年12月底,福建三化元福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氟化工生产线开工建设,整个行政审批过程花了不到4个月时间,比原计划提前至少200天。而在此之前,土地农转用未批、规划环评未批等问题困扰着企业,导致项目迟迟无法动工,这让企业主一筹莫展。
企业有困难,政府来帮忙。三元区政府立刻召开“联审联办”会,协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提前介入,多轨并行。
“我们采取‘四路并进’策略,对企业遇到的问题逐个击破。”三元区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日升告诉记者。
行政审批提前跟进、中介服务同步跟进、基础设施配套快速推进、绿色通道继续推进,一系列“组合拳”瞄准行政审批慢、审批难的痛点,拳拳到肉,为加快企业项目落地打通“快车道”。
企业要发展,人才作支撑。三元区政府组建工作协调小组,结对帮扶企业,在引人才、留人才上下苦功夫。
在福建三明金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会客室内,三明学院教授、三明市氟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念保义正与企业负责人商讨工程中心建设细节。
市氟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6月,由三明学院管理,并依托学院人才优势,与全市氟化工企业一直保持密切合作。一方面,学院聘请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作为学生的实践导师,与理论学习互补;另一方面,学院每年为企业输送氟化工毕业生,派专家学者下企指导,实现双赢。
“去年,学院为三元区氟化工企业输送近10名化工专业毕业生。随着三元区氟化工产业不断集聚发展,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加。”念保义说。
人才引进来,留住是关键。胡以玉夫妇是福建三明金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2013年,夫妻二人从龙岩搬到三元区莘口镇,老家的孩子一直是夫妻俩心中的牵挂。
为了解决胡以玉夫妇的后顾之忧,公司联合三元区教育局帮助胡以玉准备孩子转学材料,照顾到夫妻二人平时上班忙,尽量让他们少跑腿。2019年,胡以玉的孩子们顺利就读莘口中心小学和莘口中心幼儿园,夫妻俩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
不仅如此,搭建招工信息网,下乡镇招募在外务工子女,解决引进人才家属的就业问题……三元区政府多措并举,让外乡人“他乡变故乡”,把“根”留在这里。
△福建三农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全景。
凝心聚力谋发展,担当实干绘美图。三元区将继续贯彻市委市政府“五比五晒”工作相关部署,按照“干好每一天”深入开展“进农家、帮企业、解难题、敢担当、促发展”活动要求,盯紧抓实项目工作,以项目建设促发展、促变化,使三元区发展真正实现高质量、高速度、高水平前进。
(三明日报记者 俞 杰 朱丹宇
三明日报三元记者站 杨开长 黄柳青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三明日报三元记者站供稿)
来源:三明日报
本期编辑:凌峰 涵子
投稿、爆料邮箱:smrbsjb@163.com
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如何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释放国内消费潜力,将是十四五期间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础,在其中,以信用卡为代表的消费金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过去五年,南宁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一直奔跑在创新路上,用“新”实现高质量发展。让适宜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开花结果,南宁努力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过去五年,南宁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漂亮“答卷”。
农生文还详细了解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情况,强调要积极做好我市轨道交通相关规划和项目策划等工作,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更多支持,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覆盖面和服务品质,更好满足市民高质量出行需求。农生文强调,要高效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科学调度、优化工期,推动规划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入运营。
在制造业方面,增长极功能显著增强,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张宏韬说,“面向未来,临港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上海将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产业集聚区、打造新兴产业改革发展的创新试验区、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板区三个方面重点支持。”
【经济界面】跑出高质量发展的“深圳速度”——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三周年观察光明日报记者 严圣禾 党文婷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尽管内涵更丰富、要求
南方财经全媒体 见习记者陈思琦 深圳报道 8月18日,深圳迎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三周年。三年前的今天,《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下发。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
在广东,到底有多少湖南人?没有标准答案。有人说,有近两千万人;还有人说,至少有1300万人。在湖南的农村,基本上整个村子里的富余劳动力,南下的人占了绝大多数。逢年过节,到处都是悬挂广东牌照的私家车,把回家的路堵得水泄不通。在湖南省,当地的两
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公布三周年。截至目前,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部署的56项重点任务中,14项已经完成,42项取得重大进展,一系列重大改革和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从先行先试到先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从“经济特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圳,在新时
日前,一场主题为“党建+低碳文明”的专题研讨会,在深圳国际低碳城所在的坪地街道举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南方城市智库专家,与街道领导“面对面”共话“坪地碳路”。坪地地处深圳东北角,深圳国际低碳城坐落于此。“公司博士增至30人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