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8 19:35:49 | 浏览:571
发布会现场 东南网记者张立庆 摄
东南网5月27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27日,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召开“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三明:牢记重要嘱托 建设“一区六城”),中共三明市委书记余红胜,中共三明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丘毅,中共三明市委常委、三明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吕国健,介绍三明“牢记重要嘱托 建设‘一区六城’”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余红胜在会上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11次深入三明调研指导,作出了“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真扶贫、扶真贫”“不要忘记老区,不要忘记老区人民,不要忘记‘五老’和这些革命老干部”等重要指示要求;去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第12次深入三明考察,对三明老区苏区发展作出新的重要嘱托。一直以来,三明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重要嘱托,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的工作理念,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三明老区苏区人民日子越过越红火、越来越幸福。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人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三明和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全市18943户5456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7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摘帽,在全国率先探索“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三明被列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去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3号),明确提出支持三明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今年3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实施《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三明革命老区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余红胜说,三明的工作成效具体体现在“六个一批”上:
取得了一批群众共享的发展成果。全市GDP从2012年的136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近3000亿元,年均增长7.8%;人均GDP从5.46万元增加到11.89万元,年均增长7.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34万元、0.94万元增加到4.23万元、2.16万元,年均增长6.8%、9.7%。
办好了一批群众受益的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左右,全市学前教育公办率62.09%、普惠率94.64%,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6.5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0.5张,人均期望寿命80.02岁,均居全省前列。群众出行条件不断改善,形成“城市有机场、市域有快铁、县县通高速、镇镇有干线、村村通客车”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探索了一批群众有感的改革做法。医改成为全国样板,“三医联动”、组建医保局等做法上升为国家顶层设计,被列为全国首个深化医改经验推广基地,2021年全市公立医院出院患者满意度居全省第2位。林改保持全国领先,被列为首个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林票、碳票、国有林场改革等做法在全国推广,2021年农民人均涉林纯收入占总收入超过1/3。教育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创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培养、正向激励“三大机制”,成为全国12个、全省唯一的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基础教育质量居全省前列。
建成了一批群众满意的宜居工程。实施城乡“五大品质提升”项目,开展城市“五难”治理,完成“城市双修”全国试点任务,推进以“两区五新城”为核心的“大三明”中心城市建设,总结推广“156”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2.3%提升到2021年的63.7%。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优”、实现4个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达78.88%,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创新了一批群众欢迎的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了“周末早餐会”“居民夜谈会”一早一晚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打造“大爱三明”新时代精神文明新品牌,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连续三届获全国综治“长安杯”。
打造了一批群众点赞的党建品牌。创新“跨村联建、人才回引、居民夜谈会”基层党建三大品牌,建立199个联村党组织,选聘821名优秀人才返乡任职,开展夜谈活动1.3万余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9万余件。
组织实施六大行动 打造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样板
去年9月,三明市召开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一区六城”奋斗目标,并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的具体载体和行动,全力推进新发展阶段新三明建设。
余红胜表示,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三明的重大历史使命。三明市有责任、也有信心探索出一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努力打造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样板。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三明重点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扩大双向开放、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精神文明建设等6个方面走前头、作示范,扎实组织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创新驱动发展行动、城乡协调发展行动、合作交流促进行动、民生保障提升行动等六大行动实施红色文化传承行动。
发挥好优势 加快“六城”建设
要突出发挥三明的人文历史、资源禀赋等优势,加快“六城”建设。一是加快建设魅力红色之城。发挥三明革命老区、中央苏区核心区的优势,繁荣发展红色文化,抓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三明段)等标志性项目建设,争创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二是加快建设新兴工业之城。发挥三明老工业基地优势,打好“大招商招好商”攻坚战役,加快海螺集团、华润集团、贝特瑞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见效,推动氟新材料、石墨(烯)、稀土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着力构建“433”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三明老工业基地绿色转型、科技转型。三是建设绿色生态之城。着力打好绿色经济发展攻坚战役,着力构建绿色产业、绿色创新、绿色消费、绿色基础设施、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绿色交易市场、绿色发展保障等“八大体系”,积极拓展“6+1”科技创新平台功能,打造全省绿色经济重要增长极。四是加快建设和谐文明之城。在巩固“满意在三明”基础上,打响“大爱三明”新时代精神文明新品牌,重点是推行周末早餐会、居民夜谈会“一早一晚”联系服务群众制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是加快建设改革创新之城。打好重点改革攻坚战役,发挥改革创新特别贡献奖导向作用,突出抓好林改、医改、教改等重点改革,统筹推进精神文明、生态环境治理等各领域改革,努力为全国全省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三明经验”。六是建设包容开放之城。在省外,积极深化京闽(三明)科技合作、沪闽(三明)文旅合作,在近年取得良好合作成效的基础上,持续抓好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和81个上海服务三明旅游发展项目落地;在省内,重点是加快泉三高端装备产业园、厦明火炬新材料产业园建设,积极融入福州都市圈发展。
“要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重要抓手,加快重点民生项目工程建设,紧扣群众所需所盼,特事特办,加快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推动连州经济社会实现新的更高质量发展。”13日,连州市委书记欧国伟率队调研部分重点民生项目工程建设情况,现场办公解决建。
日前,虎门镇公共服务办召开“民生大莞家”联席会议,虎门镇副镇长黄炜琴、“民生大莞家”专项小组成员单位人员出席会议。截至目前,虎门镇公共服务办收到符合政策规定的。会议介绍了2022年“民生微实事”项目征集情况和2021年“民生微心愿”项目情况。
2019年以来,蓬江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形成文明实践“四级联创”大格局;创文常态化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城乡面貌、市民素质发生显著变化。为展现蓬江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争先进位、争创一流,南方+蓬江频道联合蓬江区委宣
三明市发布促进文旅消费十条措施为进一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复苏振兴三明市文旅市场,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市场信心,三明市发布促进文旅消费十条措施。63家A级旅游景区免费开放百场网红打卡地抖音直播百个夜游消费打卡点千桌全宴团餐百万优惠
9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赖碧涛主持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回信精神,并围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进行交流研讨。会议强调,要
来源:台海网三明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市人民政府领导成员工作分工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经研究,市人民政府领导成员的工作分工调整如下:一、李春同志: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主管财政、审计工作。二、翟超同志:负责民政、司法等工作,协
近日,有市民朋友在三明市12345便民服务平台咨询问请问莆炎高速三明东站和三明西站什么时候开通?三明市交通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回复:您好,您的咨询已收悉,现将您的问题答复如下:经与莆炎公司核实,莆炎高速公路大田广平至文笔山1#隧道因隧道地质
明城号启航啦!筚路蓝缕创伟业初心不忘再启航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备受期待的三明明城号游船正式启航啦!7月1日晚,三明“明城号”游船正式首航!(作者:曾锦锋 柯淋淋 张凌欣)视频号中国绿都最氧三明从今天起又多了种全新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