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实施“六大行动”推进乡村振兴

时间:2022-09-08 19:34:28 | 浏览:549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2月16日报道三明,万山碧透、流水澄澈,四季绿意涌动。在这块以山水为底的“画布”上,如何绘就乡村振兴动人画卷?近年来,三明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始终坚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2月16日报道三明,万山碧透、流水澄澈,四季绿意涌动。在这块以山水为底的“画布”上,如何绘就乡村振兴动人画卷?

近年来,三明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始终坚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去年来,三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来明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牢记新嘱托、增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活动,印发《三明市实施“六大行动”推进乡村振兴再出发行动方案》,高位推进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

乡野绘新景 曹建平/摄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旅游人气聚集,群众面貌精神振奋、笑声朗朗……广袤沃野绘新景,为建设“一区六城”,奋力谱写三明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增添了生动的注脚!

“内外”兼修 乡村更宜居

“走,到小蕉看水杉去!”最近,三元区列西街道小蕉村迎来了一拨拨游客,宁静的小村庄一次次沸腾起来。

这么冷的天,小蕉村为什么能“火”?

镜湖波光潋滟,水杉灿若云霞,石板村道古朴洁净,观光步道曲径通幽……当你走进小蕉村,眼前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会以其独有的魅力告诉你,“因为这里风光如画!”

“小蕉村的美来之不易。”村支书叶瑞芳说,过去,这里村居破旧,道路泥泞,生活极不便利。2011年以来,三明市华城休闲有限公司与小蕉村合作开发,有机整合原生态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才勾勒出了如今宜居、宜游的魅力小蕉。

小蕉村 黄舒祥/摄

美丽乡村建设要久久为功、驰而不息。

以青山绿水为底色,三明坚持“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的建设理念,精准施策,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样板。目前,全市农村建设品质提升已完成投资15.44亿元,闽赣交界村村容村貌首期整治工作圆满收官。

按照“串点连线成片”工作思路,三明健全完善县级领导挂包推进机制,整体推进38条乡村振兴示范线建设,叠加各项资金政策,先期重点打造12条示范线,有效带动了沿线村庄连片发展。同时,加快推进省级“百镇千村”示范工程,谋划年度重点项目557个,全面建立项目推进“两单一表”,扎实推进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目前,全市累计完成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年度投资5.21亿元,完成率达103.44%,一个个美丽乡村呼之欲出。

针对“有新房没新村”问题,三明建立健全农房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坚持规划设计“一张图”、布局“一盘棋”、审批“一支笔”、监管“一条龙”,2021年已完成村庄规划编制533个,农村住宅风貌得以有效改善。其中,“房长制”做法得到省上认可。

建设美丽乡村,既要“面子”更要“里子”。

俞邦村 图源:三明日报

去年3月“走红”以来,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已然成为大家眼中的“明星村”。事实上,除了多彩的田园风光与美味的特色小吃,文明乡风也成了俞邦村的亮点,筑牢了乡村振兴底色。

刚上任不久的村支书张昌松介绍,俞邦村不仅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镇耕读学堂,还成立了党员先锋队、村民理事会,并深入发掘南宋户部尚书俞肇崇文尚德、清正廉明的良好家风,让乡风文明在村里可“触”可“感”,入脑入心。

“乡风文明,是我选择返乡创业动力之一。”几年前,村民曹承淦在俞邦村搞起了生态旅游,如今事业越做越红火。

游客在俞邦村游玩 周志鸿/摄

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之“魂”。目前,三明已推动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1个、实践所141个、实践站1824个,实现了市、县、乡三级全覆盖,累计惠及群众10余万人次。

结合乡村发展实际,三明不断拓展乡风宣传渠道,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探索建设“百姓说理之家”,加大“风水林”保护力度,积极推进殡葬改革,持续唱响移风易俗,振兴文明乡村。

将乐龙栖山冬日美如画 通讯员 丁丽萍/摄

聚智引才 产业迸活力

产业发展有朝气,乡村振兴有底气。

曾经,栽培技术停滞不前、生产规模小而散,一度成为尤溪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瓶颈。2013年,福建祥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入驻尤溪洋中,为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活力。

眼下,祥云生物科技已建成日产银耳鲜品48万吨的两条全自动银耳瓶栽生产线,拥有8项发明专利、近30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瓶栽银耳工厂化技术是全国首创,科研硕果累累。

“公司银耳年产量占全国银耳年产量的10%左右!”12月30日,祥云生物科技创始人之一陈祥珍说,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公司员工80%来自当地,许多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

将乐常口村脐橙基地丰收 通讯员 丁丽萍/摄

立足良好的生态资源,三明持续抓好高优粮食、绿色林业、精致园艺、生态养殖和现代烟草5大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宁化河龙贡米、明溪中药材和建宁莲子等“一县一业”特色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发展,2021年实现全产业链产值1700亿元。

靶向发力,红土地“长”出新动能。今年来,三明大力开展特色现代农业“大招商招好商”行动,积极对接中粮集团、中林集团等行业龙头,累计引进现代农业招商项目92个,总投资146.6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7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目前,已动工项目35个,累计完成投资21.18亿元。

特色产业结硕果: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获中央财政补助3000万元;沙县区夏茂镇(沙县小吃)、大田县桃源镇(蔬菜)获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泰宁县朱口镇纳入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名单,获中央财政补助1000万元;全市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数51个,创建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42个……

沙县小吃“四大金刚” 赵化拍/摄

打好“人才牌”,赋能产业兴。

围绕“433”现代产业体系和旅游、沙县小吃、茶叶等特色产业发展,三明制定出台《三明市特色产业人才认定标准(2021年,暂行)》,持续开展农业农村领域人才认定工作,累计认定农业农村领域人才278人,进一步充实了农业产业人才队伍。

引才、育才“同频共振”。通过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和技能人才、支持返乡人员就业创新创业,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完善乡村人才评价使用激励机制,三明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2021年,三明290名个人、114组团队和5家法人被认定为省级科技特派员,81名个人被认定为市级科技特派员,411名个人被认定为县级科技特派员;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8594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81笔9905.5万元,发展市级“新农人”会员102名。

为民惠民 百姓俱欢颜

日子过得好不好?百姓脸上的笑容就是答案。

李绍兵今年52岁,清流县长校镇长校村村民,膝下2个孩子。此前,他和妻子都在宁化县长宁纺织厂工作,生活条件尚可。

2020年,患有先天性血管畸形的小儿子突然病重,夫妻俩只好辞去工作,辗转外地四处求医。没了收入来源,医药费高昂,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变得更加艰难。就在他愁眉不展之际,2021年6月左右,长效镇干部突然造访李绍兵家,伸出了帮扶之手。

原来,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三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加强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人口的监测力度。2021年,三明通过干部走访、相关部门预警等渠道,新认定监测对象9户31人,李绍兵就是其中一户。

“有了政府的帮扶,我们渡过了生活难关。”李绍兵感激地说,如今,他不仅拿到了民政补贴6000余元、果山种植补贴9000多元,村里还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公益性岗位,每月420元。

脱贫攻坚胜利后不能掉头就走,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三明市宁化县中沙乡脱贫户丰收的稻田。图源:三明农业农村局

秉承为民初心,三明坚持现有帮扶政策和体制机制总体稳定,持续完善农村相对贫困家庭“两类困难家庭认定、三步识别程序、九种帮扶措施”的“239”精准帮扶工作机制,推动脱贫村自我造血能力稳步提高,不断改善提升村民生产生活水平。

目前,全市1308名脱贫户获雨露计划补助支持,小额信贷新增贷款1940.516万元,存量730户1976.743万元;2021年,全市识别相对贫困家庭2943户9794人,已实现脱困301户931人,剩余对象力争于2022年陆续实现脱困。

建好基层党支部,乡村振兴快一步。

为选优配强队伍,推进村级换届工作,近年来,三明逐村制定人事安排方案,实行候选人县乡村三级联审机制,组建6个市级巡回督查组,全程加强督促指导。目前,全市1736个行政村“两委”换届工作全面完成,“一肩挑”比例达100%。

强化组织筑堡垒,三明因地制宜探索“产业联盟”“区域联建”“村企联建”等“跨村联建”模式,成立192个联村党组织,覆盖713个村。同时,大力推行“人才回引”工程,建立在外优秀人才库,动员人才返乡服务,已摸排442名在外优秀人才有意返乡任职。抱团发展、借智借力,盘活了乡村振兴“一盘棋”。

夜访民情,“话”解民忧。眼下,三明全面推广“居民夜谈会”制度,依托凉亭、广场、庭院等场所,定期组织党员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累计开展夜谈活动7200多场,下沉干部3.1万多人次,为密切干群关系架设起了一座“连心桥”。

在三明,即便到了冬季,千里沃野依旧生机勃勃。在希望的田野上,全市上下正凝心聚力勾勒新时代美丽乡村新画卷!

(三明日报记者 卢素平 福建日报记者 徐文锦 通讯员 刘涵 刘倩)

来源:新福建、三明日报

相关资讯

中共三明市沙县区纪委一届二次全会召开

1月29日上午,中共三明市沙县区纪委一届二次全会召开。区委书记吴健成出席会议并讲话,区长陈晓翔、区政协主席王盛雄出席会议。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徐文主持并作工作报告。吴健成指出,2021年沙县区各级党组织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中共三明市沙县区第一届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7月29日,中共三明市沙县区第一届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中共三明市沙县区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中共三明市沙县区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

三明市沙县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换届大会召开

10月12日下午,三明市沙县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换届大会召开。三明市关工委主任林纪承,区长陈晓翔,区领导张清宝、陈应添、王仁伟、陈升智参加会议。会议宣布区关工委第六届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会上,林纪承代表市关工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

中国共产党三明市沙县区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大会执行主席吴健成、陈晓翔、杨胜、张文静、黄志平、赖王庭、徐文、张清宝、乐生龙、罗志强、廖建程、张继树、胡开钱、夏永福在主席台前排就座。7月29日上午,中国共产党三明市沙县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区影剧院胜利闭幕。

三明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9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赖碧涛主持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回信精神,并围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进行交流研讨。会议强调,要

三明与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生创委签订合作

9月6日,市政府与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生物科技创新委员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市长李春会见了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原高强带领的10家全球知名药企高管一行,并共同见证签约。市领导郭海阳、郑剑波参加相关活动。李春对原高强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三

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召开 宣布省委决定 黄如欣任中共三明市委书记

7月18日,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召开。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邢善萍到会讲话,省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冀萌新宣读省委决定。省委决定:黄如欣同志任中共三明市委委员、常委、书记,余红胜同志不再担任中共三明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图为余红胜(右

水稻高达1.9米!这片稻田在三明,可以乘凉

在水稻下乘凉这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在三明大田就有这么一片可以乘凉的水稻高达1.9米走,一起去和水稻比比身高快来和水稻比比身高“巨型稻”是区别于杂交水稻的高产水稻新种质,因其通过定向聚合培育而成的超大生物量具备了高产的价值属性,产量比常规稻增

莆炎高速三明东站和三明西站什么时候开通?官方回复来了

近日,有市民朋友在三明市12345便民服务平台咨询问请问莆炎高速三明东站和三明西站什么时候开通?三明市交通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回复:您好,您的咨询已收悉,现将您的问题答复如下:经与莆炎公司核实,莆炎高速公路大田广平至文笔山1#隧道因隧道地质

嘿!给我一小时,带你去看不一样的三明

明城号启航啦!筚路蓝缕创伟业初心不忘再启航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备受期待的三明明城号游船正式启航啦!7月1日晚,三明“明城号”游船正式首航!(作者:曾锦锋 柯淋淋 张凌欣)视频号中国绿都最氧三明从今天起又多了种全新的打开方式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TCL电视评测网辽宁旅游网丁程鑫歌迷网美食菜谱网何姓取名网孝感新闻头条网姿佳女性健康官网手工艺术品官网英语培训网挖呀挖儿歌网萍乡新闻头条网七匹狼股票行情平面模特资讯罗浮山旅游攻略今日财经网
三明今日新闻网是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综合性门户网站,提供三明今日新闻最新消息、三明下洋F地块最新消息、三明明城太阳岛最新消息、三明最新土拍消息、三明东霞最新消息、是福建三明市本地新闻信息新渠道,是展现福建三明旅游文化魅力的新窗口。
三明今日新闻网 31322.cn ©2022-2028版权所有